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实验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普知识 › 比萨斜塔不倒之谜
#科普知识#

比萨斜塔不倒之谜

1年前
184 0 0

意大利西北部的比萨古城,巍然矗立着一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塔——比萨斜塔。比萨斜塔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1173年8月9日,比萨斜塔奠基。但是,动工五六年后,建好的三层塔就开始倾斜。建造期间曾经几度停工,历经了178年比萨塔才建成。

谁知建成后的比萨塔仍然不停地向南倾斜。据资料记载,1829—1910年,比萨塔平均每年倾斜3.8毫米;1918—1958年,平均每年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此后,比萨塔平均每年倾斜1.19毫米。现在,塔顶中心点偏离塔基中心垂直线5米多,然而至今比萨塔并未倒塌。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一个杂技。利用“倾斜造型”获得惊险感和美感,是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一大特色。例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单排椅造型”杂技,动作惊险,造型美观,令人叹绝!

演员将椅子由直立堆砌发展成斜叠的梯形,6把两脚悬空的椅子逐级斜叠上升,演员每人扣住一把,相互配合,在空中阶梯上一个个作挺拔的倒立,总的高度差不多已达7米,整个造型构成了一幅凤凰单展翅的美丽画面。

这个节目的编排,即遵循力学的平衡原理,也符合审美法则,而前者则是构成审美法则的物理基础。从人们的习惯来看,对称平衡感似乎是形体视觉美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很早以前就习惯于把器物做成对称形体,认为这才是美;人们认识到,在主体形象的两侧重叠地增添对称的陪衬形象就能增强整体形象的均衡、稳定和庄重感。

然而,自从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力矩平衡原理出现之后,人类审美法则的内容也大大丰富了。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在不对称形体上也可以得到美的感受,而且这种非对称平衡的形体美有时甚至比对称形体更生动活泼。所以无怪乎美学家要说,比萨斜塔具有一种“激动人心的非对称美”,这个赞誉真是恰如其分。试想,如果把比萨斜塔彻底“纠斜”而变直,岂不要大煞风景!

比萨斜塔之所以至今并未倒塌,是因为这里受着牛顿力学中一条平衡原理——力矩平衡原理所支配。

一个物体被支撑在另一个物体上时,支撑范围的大小叫作支面;支撑范围是一条直线或一个点的话,则称为支线或支点。力学原理告诉我们,如果物体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面、支线或支点,物体就能平衡。因为,这时重力和支面的反作用力(支撑力)都通过物体的重心,它们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故能使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但是,当重力作用线越出了支面(支线或支点)之后,重力与支撑力就不再共线了,二者形成一个力偶,从而迫使物体绕着支点、支线或支面的一侧转动致使物体翻倒。力学上把这个力矩称为“倾覆力矩”。

比萨斜塔之所以尚未倒塌,原因就在于塔身的重力作用线至今尚未越出塔基这个巨大的支面。但据科学家推算,比萨斜塔如果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倾斜下去,过不了多少年恐怕就要倒塌了!

【科学小链接】

“平衡石”奇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我们人类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平衡石”奇景:在苍莽的非洲原野上兀立着一片巨大的砾石(旅行家称之为平衡石),堪称是非对称美的又一杰作。形状各异的每尊巨石上又层叠或斜堆着大小不等的石块,并都独具风姿地保持着一种非对称的平衡态。

0
# 物理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四月
  • 2021年三月
  • 2021年二月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