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实验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学名人 › 贝克勒尔:歪打正着发现天然放射性
#科学名人#

贝克勒尔:歪打正着发现天然放射性

1年前
624 0 2

一说到放射性,不少人马上就想到了居里夫人。其实,首先发现放射性的并非居里夫人,而是贝克勒尔,他才是在科学实验中认识放射性的鼻祖。

贝克勒尔出生在一个物理学世家,自幼就受科学的熏陶。他天资聪慧,加上刻苦好学,并且有着顽强的进取精神,这些都是他能够成为科学家的先决条件。

1872年,贝克勒尔考入巴黎理工大学,后转入桥梁建筑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取得了工程师资格并受聘为理工大学的教师。1899年,贝克勒尔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他一生坚持边教学边科研,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少自然界的物质在阳光照射下会发出磷光。他的父亲老贝克勒尔一直致力于磷光现象的探索和研究。在父亲的影响下,小贝克勒尔对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自己开始动手做起实验来。在众多的实验材料中,他选中了氧化铀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天,他用黑纸把一张感光底片包裹严实,在底片上放几块铀盐和钾盐的混合物,并在中间夹放一枚银元。放好以后,他准备把它们拿到阳光下去晒,以便底片能感光。很不凑巧的是,当时偏偏一连几天乌云密布,不见太阳露脸。他心里一个劲地埋怨这鬼天气,只好把准备实验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放进抽屉。

一直等了好些天,天气总算放晴了。中断的实验又可以继续进行了,小贝克勒尔分外高兴。贝克勒尔是个挺细心的人,他拿出实验的材料,并没有马上拿到阳光下,而是先检查一下。果然他发现了意外:密封的两张底片上竟然都已经感光。他喜不自胜,几乎跳起舞来。

欣喜之余,他开始思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底片是密封的,又没有用光照射,也不存在其他磷光物质,怎么会感光呢?问题出在铀身上,可能铀本身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射线。

这一发现使小贝克勒尔激动不已,兴奋异常。他连夜继续研究,并准备论文。他认为,铀射线同X射线一样,可以使气体变成导体,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密封的两张底片上竟然都已经感光。后来他又用继电器对铀射线进行了定量研究。

在那个时候,研究“看不见的射线”的科学家不知有多少,小贝克勒尔却捷足先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自发放射现象的人。为了表彰他的这一划时代的杰出成就,人们把放射性物质的射线定名为“贝克勒尔射线”。

科学家都是非常细心和敏感的,小贝克勒尔的发现立即引起居里夫妇的极大兴趣,他俩也马上着手这方面的研究。玛丽·居里相信,除了铀之外,肯定还有别的放射性元素。经过反复研究、提炼,这对夫妇终于提取了镭等放射性物质。正因为在放射性领域的研究成就卓著,1903年,小贝克勒尔与居里夫妇一道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小链接】

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出生于波兰。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被人们称为“镭的母亲”。她一生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研究镭的过程中,她和她的丈夫用了三年零九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2
# 物理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四月
  • 2021年三月
  • 2021年二月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