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学名人 › 唐慎微对后世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科学名人#

唐慎微对后世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1年前
105 0 0

我国传统药学(亦称本草学)的起源,可追溯到“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滋味”的史前时代。东汉辑成的《神农本草经》标志着传统药学的确立;晋代陶宏景的《本草经集注》建构起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理论模式;到唐代,官方编撰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迎来了药学研究的繁荣时期。

而宋以前的本草,一般只是朴实地记载药物功能主治,不附处方,医生在学习和使用时还需重检方药,极为不便。而《证类本草》采录了经典医著和历代名医方论,搜集大量单方、验方,共约三千余条,分别载入有关药物项下,使学者开卷之后能一览用途用法。在体例上也做了不少革新,如将药物理论和药物图谱汇编成一书;对古书作了许多文字修订及续添、增补等。

《证类本草》重视药材产地,所记产地计有一百四十多处,较唐代孙思邈所记的“其出药地凡一百三十三州”情况有所发展。由于唐慎微生长在药材之乡的四川,又能虚心地向他人包括自己的病人学习,因此他对四川产地药材记载尤为详实,如戎州(今宜宾市)产巴豆;梓州(今三台县)、龙州(今平武、江油县)产附子、川楝子、猪苓;茂州(今茂县)、眉州(今眉山县)产独活、升麻、决明子、使君子等。

《证类本草》载药一千六百种,其中新添药物就有五百种,较前世本草大有突破。该书对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和具体用法等药物知识,兼收并蓄、汇编一体,使人开卷了然。

《证类本草》除引用《神农本草经》等历代本草医书外,还广泛搜集了古代的经史、笔记和文集等有关药物的记载,故后世已经失传和散佚的古书,也可从其引文中略窥梗概。

《证类本草》集秦汉到北宋药学之大成的著作,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和文献价值。问世后,历朝修刊,并数次作为国家法定本草颁行,沿用五百多年。由于其内容丰富而全面,《证类本草》也成为后世各类本草著作的基础,李时珍就以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蓝本,编撰了传统药学的巅峰之作——《本草纲目》。李时珍称赞唐慎微:“学识博,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皆其功也。”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十二三世纪的《证类本草》要比十五和十六世纪早期欧洲的植物学著作高明得多。”作为北宋本草的杰出代表,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水平。而唐慎微作为一位民间医生,依靠个人的力量,独立完成了如此宏伟精湛的药学巨著,不能不说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0
# 唐慎微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