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自然科学 › 牛顿的粒子学说
#自然科学#

牛顿的粒子学说

1年前
573 0 2

牛顿则坚持光的粒子说。他做过很多光学实验,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三棱镜色散实验。其实这个实验在他之前就有人做过,不过做得不好,只获得了两侧带有颜色的光斑,而牛顿则获得了展开的光谱。而且他用各种不同的棱镜以及不同的组合方式严谨地研究了色散现象,所以不少人都认为色散现象是他最早发现的。

牛顿认为,既然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就应该是粒子,因为波会弥散在空间中,不会聚成一条直线。最直观的实验证明就是物体能挡住光而形成阴影。他在1675年12月9日送交英国皇家学会的信中鲜明地指出:

“我认为光既非以太也不是振动,而是从发光物体传播出的某种与此不同的东西……可以设想光是一群难以想象的微小而运动迅速的、大小不同的粒子,这些粒子从远处发光体那里一个接着一个地发射出来,但我们却感觉不到相继两个粒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它们被一个运动本原所不断推向前进……”

牛顿在1704年发表了《光学》一书,书中论述了关于光的反射、折射、拐射以及颜色等问题的实验和讨论,也提到了对于光的衍射现象的一些观察实验。虽然《光学》一书主要叙述了他的微粒说观点,但是他也不得不含糊地借用一些波动理论来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实际上,牛顿在后期的研究中精确地测量了各种颜色光的波长,但他并不将其称为波长,而且声明:

“这是何种作用或属性,究竟它在于光线或媒质,还是别的某些东西的一种圆周运动或是振动,我在此不予探究……”

由于牛顿和惠更斯都提出了有理有据的论证,但又都有一些破绽,所以科学家们分成了两大阵营,为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吵得不可开交。虽然牛顿含糊地借用了一些波动论的观点,但由于他的巨大声望以及著作中实验和理论分析的严谨性,一时间光的微粒学说占据了上风。

 

2
# 牛顿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