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实验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学名人 ›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的成就贡献:化学亲和力的研究
#科学名人#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的成就贡献:化学亲和力的研究

1月前
39 0 0

瑞典化学家贝格曼的成就贡献:化学亲和力的研究

物质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构成物质的组分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为什么有些组分间特别容易结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导致了化学亲和力概念的出现。亲和力理论几乎是联结全部化学的纽带,化学亲和力概念的诞生与发展过程也是化学思想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1718年,法国化学家日夫鲁瓦公布了第一张亲和力表。在这张表中,他试图比较各种不同的酸和碱的亲和力。半个世纪以后,瑞典化学家贝格曼给日夫鲁瓦的亲和力表注明了反应条件,并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其更加完善。

贝格曼广泛地研究了酸和碱在它们的盐中相互置换能力的大小。他认为亲和力最大的物质能够把所有亲和力较小的物质从它们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亲和力小的物质不能把亲和力大的物质从一种盐中置换出来。他用该理论解释了许多化学反应。

例如,将苛性重土[Ba(OH) 2 ]加入到酒石矾(K 2 SO 4 )中,就生成了重晶石(BaSO 4 ),他解释该反应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硫酸对钡比对钾有更强的亲和力。他还用同样的方法得出了许多其他酸、碱化合物的相对亲和力。1775年,贝格曼《论选择性吸引》一书出版。书中有一些表,其中元素按参与反应时与其他元素化合的能力大小排列而成,这种能力也被认为是元素的亲合性。这些表成为参考标准,一直用到19世纪。

贝格曼所研究的化学亲和力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认为任何化学变化之所以发生,除受到参加反应各物质的量、溶解性和挥发度等因素影响外,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参与变化的各个物质元素之间的化学亲和力。亲和力源于互相作用的微粒之间的吸引力。对这种吸引力的思考是化学键概念形成的前奏。

0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二月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