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普知识 › 硕鬣狗与斑鬣狗、巨鬣狗的关系:区别联系
#科普知识#

硕鬣狗与斑鬣狗、巨鬣狗的关系:区别联系

3周前
31 0 0

硕鬣狗与斑鬣狗、巨鬣狗的关系:区别联系

档案:硕鬣狗

拉丁学名:Pachycrocuta,含义是“厚重的斑鬣狗”

科学分类:食肉目,鬣狗科

身高体重:体长2米,肩高1米,体重100~200千克

体型特征:体大如狮,身体粗壮,头颅短而厚重

生存时期:上新世至更新世(距今300万年前~50万年前)

发现地:亚洲、欧洲、非洲

生活环境:草原、林地

今天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体型不输于狼,强大的臼齿能碾碎骨头,结成大群时就连狮群都要躲着走。在冰河时代早期,还有更可怕的鬣狗游荡在亚欧非三大洲,这就是硕鬣狗。

在北京直立人(Homoerectuspekinensis)化石的发现地——北京西郊的周口店龙骨山,出土了至少2000多具硕鬣狗化石。这些中华硕鬣狗(P. sinensis)身长近2米,肩高1米,光头骨就有35厘米长,体重有100~150千克,几乎与狮子差不多,是现代斑鬣狗的2倍多。非洲、西亚和印度的短吻硕鬣狗(P. brevirostus)甚至更大,有些个体可能超过200千克重。

与斑鬣狗相比,硕鬣狗不仅个头大出几圈,而且头骨高高隆起呈半球形,和强壮的脖颈、肩膀共同附着大量咬肌,使它们拥有超乎寻常的咬力,能轻而易举地啃碎骨头、吞食骨髓。硕鬣狗的四肢短而粗壮,适合撕开尸体的皮肉。

鬣狗是一类古老的食肉动物,大约出现于距今10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并逐渐分化为适合多种生态位的类型。硕鬣狗是向“噬骨型”演化的高峰,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鬣狗科成员。尽管在晚中新世的中国西北,还有过体重可达380千克的巨恐鬣狗(Dinocrocutagigantea,又译巨鬣狗),但后者属于中鬣狗科,不是真正的鬣狗。

 

0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