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实验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普知识 › 大象的耳朵那么大的原因:大耳、比值、适应、散热因素的作用影响
#科普知识#

大象的耳朵那么大的原因:大耳、比值、适应、散热因素的作用影响

12月前
105 0 0

知识点:大耳、比值、适应、散热

在动物园或森林里看见过大象的小朋友都知道,大象是一个庞然大物,它有着长长的鼻子,粗大如柱的四条腿,如墙壁般的躯干,特别是那双可爱的大耳朵,一晃一晃地摆动,柔柔的,好惹人喜爱。可是小朋友是否知道大象的耳朵为什么这么粗大吗?

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也许会发现,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哺乳动物的个体比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的要大些。而个体愈(yù)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愈小,与环境热交换的体表亦相对地小,即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或失去热量比较少。哺乳类在生理上有着调节体温的能力,它们的体温通常(虽然并非总是)较周围的温度(气温)高,但它们能在很大的范围内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消耗过程。如果太冷,它能以增加肌肉的活动(运动或颤抖)来增加热量的产生和减少热量的散失(增加绝热)。像北极狐的耳朵很小,其作用是减少体热的散失,从而增强抗寒能力。在热带地区的动物,如大象、直角羚羊、骆驼等,有若干的适应以应付酷热及脱水作用。大象有光泽的苍白颜色,可以反射直射的阳光,而毛皮本身又是极好的热绝缘,使热与之隔离。大象的耳朵富有毛细血管网,以此作为热量的“窗口”,通过那里的血液热量可以流入或传出。非洲雄象,它的耳朵有2米长,1.5米宽,当前后扇动时加速热量的消失。血液在循环经过时可能会冷却5℃左右。所以,大象的耳朵很大就是为了适应酷热的生活环境。

热带地区的许多哺乳类的大耳朵有着相似的功能,可用作散热的辐射器,如美洲西南部的长耳大野兔。

0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二月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