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普知识 ›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历史:2000年人类基因组绘制完毕
#科普知识#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历史:2000年人类基因组绘制完毕

1年前
177 0 0

现代人都知道,一个人的长相、身高甚至性格都和自身的基因息息相关。而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解密计划,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在20世纪末完成了对人体的第22对染色体基本序列的测定,从而掀开人体“生命之书”的第一页。

用不了太久,一个新生儿出世时,父母就能拿到这个孩子的基因组图,上面记录着一个生命的奥秘和隐私。它不但能显露这个孩子成年后是不是色盲,大概会长多高,是否秃顶、发胖,还可以准确地告诉他的父母:什么病可能会要了这个孩子的命。

这就是始于1990年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而它的核心内容是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揭开组成人体4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从而获得人类全面认识自我最重要的生物学信息。因此,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行计划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计划”。

到底什么是基因呢?说白了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个物种之所以是这个物种,是由它的遗传信息所决定的,而遗传信息的载体就是一种叫DNA(脱氧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的化学分子。

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一个染色体则由许许多多DNA片段连接而成,而DNA由四种核苷酸组成。按不同顺序排列的核苷酸决定着遗传信息,而一段这样的核苷酸链就可以称为一个基因。人体的46个染色体上约有10万个遗传基因,由总数达30亿对的核苷酸序列组成。

目前,各国科学家已开始着手描绘基因组序列图。这种基因组序列图首次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生命“说明书”,不仅奠定了人类认识自我的基石,更推动了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革命性进展。后来由于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应用到基因测序工作中,人类基因组的研究进程大大加快,到1999年底已经完成了全部测序工作的三分之一。

承担这三分之一工作的是英国剑桥桑格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伊恩·邓纳姆。1999年12月1日,他和来自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华盛顿大学和日本庆应大学的同行们一道,完成了对人体的第22对染色体基因序列的测定,也就是破译出首对人体染色体完整的遗传密码,从而掀开人体“生命之书”的第一页。

破译了人类基因组,就等于破译了整部生命史。届时,我们能够从根本上改变DNA,甚至在创造新生命形式的同时把我们的要求编成代码,让我们的下一代可以完全按照我们的要求来设计——性别、智商、个性,甚至是他们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如果情理允许,人们也可以克隆自己或别人。未来去看病,医生可通过你的基因档案了解病情,然后对症下药,就能开出最适合你病情的药。

2000年6月26日,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各国科学家分别以不同方式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消息传出,世界为之轰动。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人类基因组草图,是迄今人类所绘制的最为奇妙的图谱。”

 

0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