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实验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普知识 › 五笔字型发展历史:1983年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
#科普知识#

五笔字型发展历史:1983年王永民发明了五笔字型

1年前
261 0 0

1980年前后,计算机在世界上流行开来,并逐渐被引进中国。当时,中外人士有一个巨大的困惑——英文只用26个字母就可以输入,而成千上万结构复杂的汉字该如何输入呢?直到26键方案的“五笔字型”诞生,汉字才得以轻松输入电脑,计算机才得以在中国普及。

现在,我们能够从从容容地坐在电脑前,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敲着键盘,一分钟输入上百个汉字。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是个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者叫王永民。他出身于河南一个农民家庭,1968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1978年自选课题研究为汉字编码。

历经多年坎坷,终于在1983年8月28日,王永民发明了26键方案的“五笔字型”。12月,王永民在河南南阳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大型汉字输入技术培训班,“五笔字型”开始走向全国。1987年5月,“五笔字型”在美国获得专利,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美国专利的中文电脑技术。世界第二大电脑公司美国DEC公司当即购买了“五笔字型”的专利使用权,从此“五笔字型”走向世界。

王永民曾在自述中说:“从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和影响来说,我的‘五笔字型’和比尔·盖茨的Windows都必不可少。如果‘五笔字型’是产品,那我现在的财富也不比比尔·盖茨少多少。我这么说不是从财富上来比,而是从计算机软件的意义上来比。”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五笔字型”的历史意义,这也是人们之所以把王永民视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的原因。如果没有“五笔字型”,计算机就可能无法在中国普及,同时“五笔字型”的发明也是文字书写方式的伟大变革。

自从1987年美国DEC公司购买了“五笔字型”的专利使用权后,“五笔字型”不仅成为中国应用最广、装机最多的电脑汉字输入技术,甚至被国内绝大多数报纸、刊物、书籍使用,而且还进军世界各种需要用中文的领域。王永民曾五次应邀赴联合国讲学,这种殊荣是中国人的骄傲。

0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四月
  • 2021年三月
  • 2021年二月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