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之家 科普之家
  • 首页
  • 自然科学
  • 科普知识
  • 科学名人
  • 请到 [后台->外观->菜单] 中设置菜单
主页 › 科普知识 › 深海探测器发展历史: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科普知识#

深海探测器发展历史: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1年前
1,213 0 2

数千上万米的深海区域,是地球上最神秘、最宁静的地方。但驱使人类探测深海的不仅仅是好奇心,还因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巨大的石油资源,同时存在着许多极端环境下的生物。1960年美国海军深海探测器“蒂里雅斯特”号惊鸿一瞥,宣告人类叩响了海底之门。

粗略估计,人类大约探索了5%的海洋世界,几乎全部都在300米深的水域。

再往下约10910米深,到达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几乎所有主要的海洋学发现都在这个区域产生,比如热液喷口,在极温情况下繁衍的罕见生物,能治疗肿瘤的海绵,上千种新物种,甚至发生在4570米深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1960年,美国海军上尉唐·沃尔什和瑞士工程师雅克·皮卡尔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类对世界上最深地带的考察。他们驾驶着一艘长15余米像潜艇一样的深海探测器“蒂里雅斯特”号潜到10910米深,直达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底。在玻璃观察窗因为水压而破裂、最终浮出水面以前,他们在世界的底部逗留了30分钟。

此后,日本的“深海6500”号、法国的“鹦鹉螺”号、苏联的“和平”号等载人潜水器均有不俗表现,都能搭载三人下潜至6000米至6600米的海底,但没有超越“蒂里雅斯特”号的记录。

2003年6月30日,日本“海沟”号无人潜水探测器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海域失踪,不仅给日本的深海研究工作造成巨大损失,也让各国的深海研究科学家们痛惜不已,因为深海探测事业发展到今天,“海沟”号无疑是各类潜水器中的佼佼者。

中国在太空开发领域虽然已成为拥有载人航天器的四国之一,但相对于太空开发,深海矿藏开发更具有商业、科技和军事意义。2011年7月26日,中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国际海域实验区成功完成了5000米载人深潜海试,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国正扑向深海宝藏》的文章,称中国在太平洋的深潜计划或将在开发世界海洋潜藏的矿产资源方面超越美国。

2
评论 (0)
再想想
免责声明

本站某些文章、信息、图片、软件等来源于互联网,由本网整理发表,希望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以及非法用途。如出现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站内搜索
文章归档
  • 2021年一月
  • 2020年十二月
  • 2020年十一月
  • 2020年十月
  • 2020年九月
  • 2020年八月
  • 2020年七月
  • 2020年六月
  • 2020年五月
  • 2020年四月
  • 2020年三月
  • 2019年十二月
  • 2019年十一月
  • 2019年十月
  • 2019年九月
  • 2019年七月
  • 2019年六月
  • 网站登录
  • 百度统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1 科普之家. Designed by nicetheme.